《火烧上方谷:诸葛亮的无奈与天意》
一、故事背景
“上方谷”是《三国演义》中虚构的情节。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,东吴从东南进军魏国合肥等地,魏主命司马懿坚守不战,两军在渭南相持。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,诸葛亮想用计引司马懿入上方谷烧死。
二、主要人物及行动
1. 诸葛亮:早年随叔父到荆州,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。他联孙抗曹,赤壁之战大败曹军,形成三国鼎立之势,又夺占荆州、益州、汉中。蜀后主刘禅继位后,他被任命为丞相,主持朝政。第六次出祁山伐魏时,他用计引司马懿入上方谷,准备用火将其烧死,奈何天降大雨,司马懿逃脱。此后他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五丈原。
2. 司马懿: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人。曹操称魏王,立曹丕为太子时,他被任用为太子中庶子。曹丕死后,曹睿即位,他被封为舞阳侯。面对诸葛亮的多次进攻,他成功抵制。在与诸葛亮对阵上方谷时,险些被烧死,最终侥幸逃脱。他死后,司马氏势力仍把握曹氏朝政。
三、关键情节
1. 诸葛亮让魏延将司马懿引入上方谷,上方谷被蜀军准备的易燃物质燃得火光冲天,眼看司马懿等人将葬身火海。
2. 谁料此时不期大雨从天而降,将大火扑灭,司马懿等人侥幸逃脱。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,深叹: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不可强也!”
四、科学点评
上方谷入口窄,腹地阔,两边高,中部低,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。谷内起火后,气温升高,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,上层及周围冷空气收缩下沉,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,出现狂风大作的现象。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,空气中的水汽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,柴草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凝结核,加速了水汽的凝聚,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,体积逐渐变大,最终导致大雨倾盆,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。
五、故事概括
火烧上方谷是诸葛亮引诱司马懿出战的经典战例。他用粮食引诱司马懿,假装将粮食存放于上方谷,诱骗司马懿上当。司马懿等人走到上方谷,诸葛亮突然封锁谷口,采用火攻。火势正旺时,上天突然降雨,司马氏父子逃过一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