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》与三十六计:对比与解析
一、实用性
《孙子兵法》所提供的策略和战术不仅适用于战争场合,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,如商业、政治、人际关系等。其文化内涵具有较大的普遍性,与时俱进,实用性较强。
相比之下,《三十六计》主要适用于特殊的战术场景,实用性相对有限。
二、影响力
《孙子兵法》作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军事经典,文化内涵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和应用,对世界战略和战术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。
相比之下,《三十六计》的影响力与适用范围较小。
三、兵法内容
(一)孙子兵法
胜战计:
瞒天过海,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,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。
围魏救赵,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。
借刀杀人,比喻自己不出面,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。
以逸待劳,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,养精蓄锐,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。
趁火打劫,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。现比喻乘人之危,捞一把。
声东击西,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,其实是攻打西面。
敌战计:
无中生有,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。现形容凭空捏造。
暗渡陈仓,指正面迷惑敌人,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。
隔岸观火,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。
笑里藏刀,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。
李代桃僵,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
顺手牵羊,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。
攻战计:
打草惊蛇,指做事不周密,行动不谨慎,而使对方有所觉察。
借尸还魂,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,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。
调虎离山,比喻为了便于行事,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。
欲擒故纵,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,先故意放松一步。
抛砖引玉,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。
擒贼擒王,比喻做事要抓关键。
混战计:
釜底抽薪,从锅底抽掉柴火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混水摸鱼,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。
金蝉脱壳,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。比喻用计脱身。
关门捉贼,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。
远交近攻,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。
假道伐虢,以借路为名,实际上要侵占该国。
并战计:
偷梁换柱,比喻暗中玩弄手法,以假代真。
指桑骂槐,指着桑树骂槐树。比喻借题发挥,指着这个骂那个。
假痴不癫,假装痴呆,掩人耳目,另有所图。
上屋抽梯,上楼以后拿掉梯子。借指与人密谈。也用以比喻怂恿人,使人上当。
树上开花,比喻将本求利,别人收获。
反客为主,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,以声势压倒别人。
败战计:
美人计,以美女诱人的计策。
空城计,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、迷惑对方的策略。
反间计,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。
苦肉计,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,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。
连环计,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。
走为上计,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、逃避的态度。
(二)三十六计
三十六计包括瞒天过海、围魏救赵等三十六种具体的策略和战术应用方法,更侧重实际战术操作,语言采用幽默风趣的表述,更生动形象,易于理解和记忆。
四、作者及相关人物
(一)孙子兵法作者简介
1972 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,考古人员从一个西汉古墓中,惊喜地发现了两部兵法:竹简版的《孙子兵法》和失传了近两千年的《孙膑兵法》。经专家鉴定,《孙子兵法》的作者确认为孙武。
孙武即孙子(约公元前 545 年—公元前 470 年),字长卿,又名兵圣,华夏族,齐国人(今山东省惠民县),中国春秋时期吴国将领,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,尊称孙武子、兵圣、百世兵家之师,东方兵学的鼻祖。他是兵法家孙膑的祖先。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。
曾以《兵法》十三篇见吴王阖闾,受任为将。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,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,几近消灭楚国。其著有巨作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,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,置于《武经七书》之首。时至今日,在山东、江苏苏州等地仍有祀奉孙武“兵圣庙”。
(二)孙武生平简介
孙武的祖先叫妫满,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。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,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,逃到齐国,投奔齐桓公。齐桓公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。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,由姓妫改姓田,故他又被称为田完。
一百多年后,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,地位越来越显赫,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。田完的五世孙田书,做了齐国的大夫,很有军事才干,因为领兵伐莒有功,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,并赐姓孙氏。因此,田书又被称为孙书。孙书的儿子孙凭,做了齐国的卿,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。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。
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,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《军政》,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、姜太公、管仲的用兵史实,加上当时战乱频繁,兼并激烈,他的祖父、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,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,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。
但孙武生活的齐国,内部矛盾重重,危机四伏。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,不愿纠缠萌发了远奔他乡、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。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,联晋伐楚,国势强盛,很有新兴气像。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。
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(公元前 517 年)左右,孙武正值 18 岁的青春年华,他毅然离开乐安,告别齐国,长途跋涉,投奔吴国而来,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,死后亦葬在吴国,因此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就把孙武称为“吴人”。
孙武来到吴国后,便在吴都(今苏州市)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,公元前 522 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。他立志兴兵伐楚,为父兄报仇。孙武结识伍子胥后,十分投机,结为密友。
公元前 515 年,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,国内空虚的机会,以专诸为刺客,袭杀吴王僚,然后自立为王,称阖闾。阖闾即位后,就礼贤下士,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,他又体恤民情,不贪美味,不听淫乐,不也女色,注意发展生产,积蓄粮食,建筑城垣,训练军队,因而大得民心,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。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,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,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,灭楚称雄。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,他在隐居之地,一边灌园耕种,一边写作兵法,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。终于,孙武写好了 13 篇兵法。这 13 篇兵法,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,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。
五、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
理论层次区别:《孙子兵法》注重整体战略思维,强调战争背后的原则和智慧,涉及更宏大的战争策略规划;而《三十六计》更侧重实际战术操作,提供了 36 种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战术应用方法。
范围区别:《孙子兵法》包括了更广泛的战争原则和智慧,适用于各种战争情境;而《三十六计》着眼于实用性,提供了 36 条具体的策略,适用于战场、商战、人际关系等方面。
语言风格区别:《孙子兵法》语言严谨正式,注重深刻的理论阐述和严谨的逻辑推演;而《三十六计》采用幽默风趣的表述,更生动形象,易于理解和记忆。
实践性区别:《三十六计》更强调实用性,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战术策略和应对方法,适用于实际场景;《孙子兵法》更侧重于智慧与谋略,强调战争背后的原则和思想。
流行程度区别:《孙子兵法》在军事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,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中;而《三十六计》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、生活处事等领域,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策略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