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相关信息
一、全名及来源
《三国演义》的全名: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又称《三国志演义》。它来源于陈寿《三国志》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,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。
二、版本流传
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,到了明末清初,毛宗岗对《三国演义》整顿回目、修正文辞、改换诗文,此版本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、流传最广的版本。
三、梗概简述
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历史风云,反映三国时代政治军事斗争、各类社会矛盾渗透与转化,概括这一时代历史巨变,塑造一批英雄人物。
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,作者表现出明显拥刘反曹倾向,以刘备集团为描写中心,歌颂刘备集团主要人物,揭露鞭挞曹操。
四、主要故事
桃园三结义:东汉末年天下大乱,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志趣相投,在涿县桃园结为兄弟,分别是大哥刘备、二哥关羽、三弟张飞。
三顾茅庐:刘备为请教卧龙诸葛亮,三次上山拜访,诸葛亮被其诚意打动,出山帮助刘备,体现刘备恒心与诸葛亮高尚品质。
三英战吕布:吕布无人能敌,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联手将其击败,展现三人英勇无畏。
东吴招亲:刘备为联盟孙权,前往东吴参加孙尚香招亲,成功结成孙刘联盟。
隆中对: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后,两人在隆中交谈,诸葛亮提出蜀汉建国大纲即隆中对。
煮酒论英雄:曹操邀请刘备到小亭煮酒论英雄,曹操试探刘备,刘备巧借雷声掩饰惊慌。
借荆州:刘备在诸葛亮策划下借荆州为根据地,逐渐发展壮大。
摔阿斗: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为保护赵云,将阿斗摔给赵云,表现对部下爱护信任。
赤壁之战:刘备与孙权联合,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,是三国时期著名战役,以少胜多典范。
五、人物分类
蜀书:
刘焉-字君郎
刘璋-字季玉
刘备-字玄德
刘禅-字公嗣
刘永-字公寿(刘备之子,刘禅之弟)
刘理-字奉孝(刘备之子,刘禅之弟)
刘璿-字文衡(刘禅之子)
诸葛珪-字君贡(诸葛亮之父)
诸葛亮-字孔明
诸葛乔-字伯松,本字仲慎(本为诸葛瑾之子,后过渡于诸葛亮)
诸葛瞻-字思远(诸葛亮之子)
关羽-字云长
张飞-字益德
马超-字孟起
黄忠-字汉升
赵云-字子龙
庞统-字士元
法正-字孝直
许靖-字文休
麋竺-字子仲
孙乾-字公祐
简雍-字宪和
伊籍-字机伯
秦宓-字子敕
董和-字幼宰
刘巴-字子初
马良-字季常
马谡-字幼常
陈震-字孝起
董允-字休昭
陈祗-字奉宗
吕乂-字季阳
彭羕-字永年
廖立-字公渊
李严-字正方(后改名为平)
刘琰-字威硕
魏延-字文长
杨仪-字威公
霍峻-字仲邈
霍弋-字绍先(霍峻之子)
王连-字文仪
向朗-字巨达
张裔-字君嗣
杨洪-字季休
费诗-字公举
杜微-字国辅
周群-字仲直
杜琼-字伯瑜
许慈-字仁笃
孟光-字孝裕
尹默-字思潜
李撰-字钦仲
谯周-字允南
郤正-字令先
黄权-字公衡
李恢-字德昂
吕凯-字季平
马忠-字德信
王平-字子均
张嶷-字伯岐
蒋琬-字公琰
费祎-字文伟
姜维-字伯约
邓芝-字伯苗
张翼-字伯恭
宗预-字德豔
廖化-字元俭(本名淳)
杨戏-字文然
糜芳-字子方
吴书:
孙坚-字文台
孙策-字伯符(孙坚之子)
孙权-字仲谋(孙坚之子,孙权之兄)
孙亮-字子明(孙权之子,排名最小)
孙休-字子烈(孙权之子,排名第六)
孙皓-字元宗(孙权之孙)
刘繇-字正礼
刘岱-字公山(刘繇之兄)
太史慈-字子义
士燮-字威彦
孙静-字幼台(孙坚之季弟)
孙瑜-字仲异(孙静之子)
孙皎-字叔朗(孙静之子,孙瑜之弟)
孙奂-字季明(孙静之子,孙皎之弟)
孙羌-字{圣壹}{圣台}(孙坚同产兄)
孙贲-字伯阳(孙羌之子)
孙辅-字国仪(孙羌之子,孙贲之弟)
孙翊-字叔弼(孙权之子,孙策之弟)
孙匡-字季佐(孙权之子,孙翊之弟)
孙河-字伯海(本姓俞氏,孙策爱之,赐姓为孙)
孙韶-字公礼(孙河之侄)
孙桓-字叔武(孙河之子)
张昭-字子布
张承-字仲嗣(张昭之子)
张休-字叔嗣(张绍之子,张承之弟)
顾雍-字元叹
顾邵-字孝则(顾雍之子)
顾谭-字子默(顾邵之子,顾雍之孙)
顾承-字子直(顾谭之弟,顾邵之子,顾雍之孙)
诸葛瑾-字子瑜(诸葛亮之兄)
步骘-字子山
会稽-焦征羌
张紘-字子纲
秦松-字文表(与张紘同郡,并与紘见待于孙策)
陈端-字子正(与张紘同郡,并与紘见待于孙策)
严畯-字曼才
裴玄-字彦黄
程秉-字德枢
阚泽-字德润
薛综-字敬文
薛莹-字道言
周瑜-字公瑾
鲁肃-字子敬
吕蒙-字子明
程普-字德谋
黄盖-字公覆
韩当-字义公
蒋钦-字公奕
周泰-字幼平
陈武-字子烈
陈表-字文奥(陈武之庶子)
董袭-字元代
甘宁-字兴霸
凌统-字公绩
徐盛-字文向
潘璋-字文珪
丁奉-字承渊
朱治-字君理
朱然-字义封(朱治姊子也)
朱绩-字公绪(朱然之子)
吕范-字子衡
吕据-字世议(吕范之子)
朱桓-字休穆
朱异-字季文(朱桓之子)
虞翻-字仲翔
陆绩-字公纪
张温-字惠恕
骆统-字公绪
陆瑁-字子璋(陆逊之弟)
吾粲-字孔休
朱据-字子据
陆逊-字伯言
陆抗-字幼节(陆逊之子)
陆景-字士仁(陆逊之子,陆抗之弟)
孙登-字子高(孙权之长子)
谢景者-字叔发
孙虑-字子智(孙权之子,孙登之弟)
孙和-字子孝(孙权之子,孙虑之弟)
孙霸-字子威(孙权之子,孙和之弟)
孙奋-字子扬(孙权之子,孙霸之弟)
贺齐-字公苗
全琮-字子璜
吕岱-字定公
周鲂-字子鱼
锺离牧-字子干
潘濬-字承明
陆凯-字敬风(陆逊之族子)
陆胤-字敬宗(陆凯之弟)
是仪-字子羽(本姓氏)
胡综-字伟则
徐详者-字子明
吴范-字文则
刘惇-字子仁
诸葛恪-字元逊(诸葛瑾之长子)
聂友-字文悌
滕胤-字承嗣
孙峻-字子远(孙坚弟孙静之曾孙)
孙綝-字子通(与峻同祖)
濮阳兴-字子元
王蕃-字永元
楼玄-字承先
贺邵-字兴伯
韦曜-字弘嗣
华覈-字永先
魏书:
曹操字孟德(小字阿瞒,曹嵩之子)
曹节字元伟
曹腾字季兴(曹节之子)
曹嵩字巨高(曹腾之养子,夏侯惇之叔父)
乔玄字公祖
韩馥字文节
孔骸字公绪
王匡字公节
桥瑁字元伟
袁遗字伯业
刘岱字公山
徐璆字{孟平}{孟玉}
郗虑字鸿豫
潘勗字元茂
韩遂字文约
金禕字德禕
耿纪字季行
金邈字文然(金禕之子)
金穆字思然(金禕之子,金邈之弟)
魏讽字子京
曹丕字子桓(曹操之子)
曹叡字元仲(曹丕之子)
郝昭字伯道
秦朗字元明
张茂字彦林
曹芳字兰卿(曹叡之养子)
张特字子产
郭脩字孝先
讳髦字彦士(曹叡之孙,曹霖之子)
应余字子正